考研留学(考研留学两手准备现实吗)




考研留学,考研留学两手准备现实吗

学员背景

L同学

本科背景

中国传媒大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GPA:88 雅思:7

录取学校(2022年秋季入学)

香港中文大学 比较及公众历史学

申请时间:2021.12.06

录取时间:2022.01.24

香港浸会大学 传媒管理

申请时间:2021.11.29

录取时间:2022.01.30

香港浸会大学 文学和比较研究

申请时间:2021.12.17

录取时间:2021.03.23

选择与准备

回顾2021,“选择”应该是我的2021年度关键词。在这过去一年中,我无数次地站在 “二选一”的岔路口,前路通往何处我不得而知,唯有尽快做出选择奔赴下一个人生岔路。

考研抑或是留学,在“学历内卷”盛行的当下成为了诸多大学生不得不面临的必要选择。最初,作为一名坚定的考研党,在正式迈入大四之前我还从未想到还存在“两者并行”的选项。

在2021年之伊始,我便快速地定下了自己的目标院校与专业,也为之奋斗努力。在学习过程中我是享受着的,沉浸在文史哲媒的学习中,考研似乎并没有带来学业上的压力,反而成为了一种吸收知识上的动力。这般看来,只要在这条路上坚持走到底便已经是一种胜利了。

然而随着时间的不断流逝,与复习进度与日俱增的却是对遥不可及的上岸产生的疑问与动摇。

竞争对手这么多,我的努力真的能够达到我想要的结果吗?在学习了这么久的经济之后,转专业对我而言是否是正确的选择呢?过程与结果孰轻孰重,倘若是愉悦的过程与失败的结果,真的对我的未来有益处吗?诸多疑问长久盘旋心头,导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都处于时而激情复习、时而唉声叹气的摇摆心态。

对考研学子来说,这样的心态无疑是致命的,一个时刻动摇的目标又谈何拼尽全力坚持到底。在与父母商议后,我最终决定同时准备考研和留学,即使在时下多付出一些汗水,但拥有两个选择的前路却反而能够让我产生一丝心安。

当然,这个选择并非“双保险”,甚至一不留神可能落得全盘皆输的下场。因此,我决定依旧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考研上,在留学方面转而寻找靠谱的中介机构来减轻这方面的压力。

在经过多方面的咨询和对比后,指南者留学成为了我的最终选择。

在衡量中介的因素中,服务的态度、申请的成功率以及过往学员的评价是我较为看中的几个点。在与指南者留学的顾问老师沟通过程中,我发现他们对国外的招生政策以及倾向非常熟悉。

除此之外,即使在决定最终签约之前,刘尧老师也一直不遗余力地回答我对申请选择的种种疑问。加之在小红书和知乎上过往学员的综合评价,我确信指南者完全能够达到我的所有需求。

在沟通选择院校以及专业时,指南者尽职尽责地对我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以及专业的指导。我的本科院校在传媒方面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但本专业却是与此毫不相关的经济,与此同时过往的实习似乎也都是更贴近于经济。

好在因为考研专业的选择,我在大三下的一些比赛和志愿经历都在尽力向传媒与文化方面贴近,在此前的选修课中,我也修读了较多关于历史、文学和传媒相关的选修课,而非单纯限于经济,这为我转专业申请上的孔雀开屏的弥补了些许不足。

在综合考量我的过往履历后,以及在确定我转专业的坚定意愿后,指南者老师迅速为我选择了社科和文学两个方向,并就此列出了对应合适的港校及可选专业。正是因为指南者在这方面的专业性,让我“仓促决定”的留学选择快速敲定,与此同时也并没有耽误在考研上的复习时间。

撰写文书方面,指南者同样让我受益颇多。能够拉群与文书老师时刻保持联系,这是诸多其他中介机构所缺失的服务,但是指南者在确认好院校专业后,迅速让我和文书老师在次日获得联系。

简单的电话会议,清晰地将我在之后两个月中的时间线规划布局,也让我正式面对自己即将在两条岔路上并行的事实,不再迷茫也不再前后摇摆。

除了时间上的迅速与及时外,指南者老师在正式的撰写过程中也十分尽职尽责。在针对不同专业方向的文书撰写时,都会事先与我沟通想要突出的履历优势,以及缺失的空白如何弥补等问题。

而在我提出一些修改想法后,文书老师也及时进行了补充与改动。整个过程沟通从未缺席,人性化的服务成为兵荒马乱的申请季坚实的后盾。

经验与总结

最终,我在两月后收到了港中文历史专业的offer,对于当时面临仓促决定的我来说,这份理想的offer为我的选择正式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在“内卷十足”的当下,还能收获喜欢的专业与梦想的学校,毫无疑问这是一个皆大欢喜的happy ending。当然我也不得不承认自己当初不够充足的准备依旧给我带来了些许遗憾。

这里需要先指出的一点是,在并未想明白自己所想前进的方向之前,我们其实应当先做好自己所处方位需要的努力。

尽管读研是从上大学伊始便有的一个坚定目标,对于专业的选择以及前路的方向在大三之前却似乎一直处于随波逐流的状态。只是现在回头看来,正是那些看似迷茫但没有停下脚步的行动,累积成了我留学申请中的较好背景。

本专业领域内的积累

在大学的前三年中,在专业领域之内,我选择了学习ACCA相关知识并参加其考试;在大三时期,我也和朋友一起参加了全国证券投资大赛;专业知识之外,如互联网+、大创此类比赛是不可多得发挥创意又能够提升经历的好机会;多样化的志愿者经历,不仅仅是线下的志愿者活动,还包括诸多远程的——如公众号、微博运营等,也是能够积累经验的好选择。

合理利用选修课探寻兴趣

在考虑提升“经历”与“简历”之外,学校各色选修课则是最佳的思考“我究竟想做什么”的好帮手。除去本专业所必修的课程之外,我在感兴趣的传媒、文学、历史等方面都选读了相关课程,并学习了相关专业所需的软件技能,过去三年所积攒的“综合类”履历也为我申请跨专业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在这样“广撒网”式的兴趣探寻中,我有收获,但也不知不觉中走进了许多误区。比如在关系自身选择的实习和考证方面大多数时候处于一种盲目努力,缺失思考的状态,“这份实习能给我带来什么?”“这个证书拿到手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哪些?”这类问题我甚少去思考,甚至下意识地回避了此类重要问题。

最终导致兜兜转转忙碌三年,却困在了一个自己毫无兴趣的围城之中,未来人生的方向在此中根本无法窥见。幸运的是,好在最终选择的关头我找到了自己前进的方向。

因此,在“跨专业”成为大热话题的当下,我也有几点小小的总结分享给大家:

首先杜绝盲目跟风,脚踏实地地利用大学资源,甚至是网络课程去走进相关课堂是做出决定的第一步。毕竟许多课程的有趣点也许只停留在它的“名字”之上,深入学习后可能会发现并没有这么适合自己。

其次在精力允许的情况下去多尝试也是可选之路。也许缺乏相关专业精力会导致实习方面的困难,但是可以先从一些简单的志愿活动做起(此处仅代表个人经历)。相关的工作做多了,不仅在实操方面的知识能够被充分累积到,此后学习书本知识也能够融入自己的理解。最实在的一点也是这类经历能够成为你圆梦梦校的好帮手。

读研与留学并行这个选择确实不是一件易事,真正地决定做出这个选择还是需要根据自己的心态与目标追求来做出最终的衡量。

就我个人学习经历与心态来说,过程往往比结果对我而言更重要,因此学习经历本身显得更为珍贵。然而在结果导向的现实生活中,满足自身的学习过程之重量,却远不及一个成果的结果来得重要。

每一个大四学生所需要经历诸多选择——考公、考研、留学,还是秋招。

在这些选择中,并非所有都能实现岔路并行,也绝非所有人的心态都能够支撑并行直到最后。因此在做出最终的选择前,他人的经验与思考都位列其次,你是如何想的?这才是选择的最终答案。

考研留学(考研留学两手准备现实吗)

Contact

北京考研中心大厦

Connect

Subscribe

最新考研资料,欢迎联系博主获取。

京ICP备14027590号